1、戏呈孔毅父宋代:黄庭坚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文章功用不经世,何异丝窠缀露珠。校书著作频诏除,犹能上车问何如。忽忆僧床同野饭,梦随秋雁到东湖。赏析:韩愈曾创作《毛颖传》,将毛笔拟人化,为之立传,还煞有介事地考证其祖先,并说它曾受封为“管城子”,整个构思非常滑稽。黄庭坚从中得到启发,称笔杆子为“管城子”,将金钱称为“孔方兄”。
2、苏轼《西江月·梅花》:
3、《劝学诗》朱熹的后两句“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比年轻时不珍惜时间学习和年老时的后悔,突出了读书学习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同时,这两句诗也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黑发”和“白首”分别借指青年和老年,使得表达更加形象生动。
4、“春风又绿江南岸”——借代,用“绿”代替“江南岸”,写出春天江南的美好景色。
5、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6、以下是关于梅花的借代诗句:
7、谒金门五代:韦庄空相忆,无计得传消息。天上嫦娥人不识,寄书何处觅?新睡觉来无力,不忍把伊书迹。满院落花春寂寂,断肠芳草碧。赏析:第三句“天上嫦娥人不识”,是写欲向那位“天上嫦娥”传达殷切思念的痴情。“嫦娥”形容伊人体貌之美,“天上”;则暗示了伊人已仙去。有时还用“红袖”借代佳人。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借代,用“烽火”代替战争,写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9、宋·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10、赏析:“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
11、梅花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被用来借代或象征某种品质或情感。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关于梅花的借代诗句:
12、如梦令宋代: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赏析:“绿”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
1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借代,用“明月”代替月亮,写出诗人的孤独寂寞之情。
14、这里通过对比梅花与雪,借代了人的品质,即使在某些方面略逊一筹,但在其他方面却有着独特的优势。
15、“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6、“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17、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18、这些诗句通过梅花的形象,传达了诗人对于坚韧、高洁、独立等品质的赞美和向往。
19、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
20、卢梅坡《雪梅》:
21、苏轼在这里用梅花来借代高洁、超凡脱俗的人,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能保持自己的纯洁和高洁。
22、这首诗中,梅花象征着坚韧和乐观,即使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也依然能够展现出美丽,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23、并且,此时的借代一般是类似于以小见大,用小事物来反映大的局面或情况,使句子形象具体。
24、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里的婵娟就是指代的月亮。
25、王安石《梅花》:
26、陆游《卜算子·咏梅》:
27、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28、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需更详细的信息,可查阅《劝学诗》朱熹的诗词赏析。
29、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0、唐·杜甫《江梅》
31、《卜算子·咏梅》:
32、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33、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34、这首诗中,梅花象征着坚韧不拔、高洁独立的品质,即使在寒冷的冬天,梅花依然独自绽放,散发出淡淡的香气。
35、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36、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
37、这句诗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借由梅花不求人夸赞、甘愿留下清香正气的品质,来借代有着梅花一样品质的人,如爱国、正直、豁达的文人。
38、通俗的说,借代是一种说话或写文章时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的修辞方法。
39、“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40、如梦令宋代:李清照
41、汉语词语,婵娟的意思常用者有三,形容姿态曼妙优雅;美女、美人;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郭沫若创作的话剧《屈原》中的文学人物的姓名。
42、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43、“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44、宋·王安石《梅花/梅》
45、借代,用弯弓射雕借代军事征服。通过列举诸代帝王的事迹反衬出全诗词的最后一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借代,顾名思义便是借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因此多数为名词。使用时,必须考虑替代的正当性与通用性,尽量不要化简为繁,并且要让文义通顺。
46、“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47、疏影横下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48、有嫦娥、月亮等。诗词中的借代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或写出事物的本名,而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事物名称来代替的修辞手法。借代是一种古老的辞格。在古诗词中运用十分广泛。
49、原因:这句诗运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通过“颜色”代指“梅花”,生动地刻画了墨梅素洁清雅、傲然挺立的高洁形象,显示了诗人鄙薄流俗,独善其身,孤芳自赏的品格。
50、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池塘春草梦未觉,阶前梧桐忽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倍增劝勉的力量。
51、这里梅花的落花被用来借代那些即使遭受挫折和磨难,依然保持本色和香气的人。
52、“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53、比喻——根据跟甲物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乙物来打比方的一种辞格。 修辞功能——(1)描绘形象,更具体生动;(2)说明事理,更通俗易懂。 比喻的构成——(A)本体,(B)喻体,(C)喻词,(D)相似点 从运用格式看,比喻有三种类型:明喻、暗语、借喻 本体喻词喻体例句 明喻显像、如有 暗语显是、为有 借喻隐/有 1、明喻(A像B) 优美短小动人心弦的散文,如一盏醇酒,如一曲清歌,良久地使你感到余香满口,余音绕梁!(冰心《我们的新春献礼——一束散文的鲜花》) 那声音(浪涛声)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地,轻轻地,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鲁彦《听湖》) 2、暗喻(A是B)生活是一张空虚的网,张开着要把我捕捉。(艾青《火把》) 偏见之树,在王教授的头脑中已经根深蒂固了。(程树榛《大学时代》) 荡平那虎狼的暴秦。(郭沫若《屈原》) 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贺敬之《回延安》) 鹅毛大雪。瓢泼大雨。豆腐渣工程。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谚语) 胶多不粘,话多不甜。(谚语) 想想个人的未来,也为我的朋友——书籍担一份心。过去只恨书籍太少,这时又觉得它太多了。(臧克家《书的故事》) 3、借喻 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乡》)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一旦把它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欧仁•鲍狄埃《国际歌》) 一条拉链,哗啦啦拉开两山翠绿。(李仙生《瀑布》) 比拟 比拟——把物当作人或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的一种辞格。 作用——把抽象变具体,把无形变有形。 结构——本体出现,拟体不出现 如:莺歌燕舞 1、拟人 油蛉在这儿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反对八股》) 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老舍《小花朵集》) 2、拟物 说是“咸与维新”了,我们是不打落水狗的……二次革命的时候,就突然出来帮着袁世凯咬死了许多革命人。(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 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去……(《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借代 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同要说的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其他人或事物来“代”的一种修辞格。 借代和借喻——(1)借代的本体和借体之间有相关关系,借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关系。(2)借喻可以变换成“像………”,借代不能作如此变换。(3)效果不同,借喻重在形象和美感,借代重在揭示特征。 先生,给现洋,袁世凯,不行吗?(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 林冲大怒,离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买了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李小二夫妻两个捏着两把汗。(施耐庵《水浒传》) 当皇帝或蒋介石出来的时候,街道上便打扫干净,洒上清水;可是,他们的大轿车或汽车不过的地方便永远没见过扫帚与水桶。(老舍《我爱新北京》) 咱们既然在此地驻扎,就不许他们在这一带动百姓一草一木。(姚雪垠《李自成》) 老祖宗看看,谁不是你老人家的女儿?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顶你老人家上五台山不成?(曹雪芹《红楼梦》) 我不排斥应合丝弦低吟杨柳岸晓风残月。我更愿选择手执铁板高歌大江东去!(理由《香港雨霏霏》)
54、毛诗词沁园春雪里写到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词里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人物使用的是借代的手法,具体指的的封建社会的英雄人物,是泛指,他们的思想是为自己成为封建君主,而思想开放为广大人民服务的,还是现在新社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