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摘录网-摘录生活中的经典美文句子

成都诗经来源【好句摘抄26句】

成都诗经来源

1、此后,楚辞女诗经取名的习惯便一直流传至今,令许多孩子都有机会接受这种传统的男楚辞女诗经。传统的取名风气导致了名字典故出处,取名所谓“男《楚辞》,女《诗经》”,指的是取名字的依据和标准。

2、《诗经》作为中国文学史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毛诗每一篇下都有小序,以介绍本篇内容、意旨等。而全书第一篇《关雎》下,除有小序外,另有一篇总序,称为《诗大序》,是古代中国诗论的第一篇专著。

3、其实为了言忠诚。这应该是古代取“名”“字”,男用“诗经”女用“楚辞”的深意。即“男”取正道、“女”取忠诚之义。

4、关于《诗经》的来源有三种说法:采诗说,献诗说,删诗说。

5、《诗经》古时称《诗》,成书于西周至春秋中叶。到汉武帝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诗》定为国家的重要典籍,从此以后《诗》即称为《诗经》。

6、《诗经》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600年间的诗歌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现存305篇。到了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大量乐谱失传,仅存的歌词则编入《诗经》。

7、诗经的来源是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的各地风俗民歌、为周天子演奏的乐歌和祭祀宗庙的乐歌。

8、另说是起源于商朝,这主要是围绕《商颂》的创作时间来进行考证的。

9、删诗说。删诗说是孔子后对《诗经》进行修订终成现在的《诗经》。《诗经》创作背景:周代的祖居之地周原宜于农业,"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绵瓜瓞》等诗篇都表明周是依靠农业而兴盛,农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周族在武王伐纣之后成为天下共主,家族宗法制度、土地、奴隶私有与贵族领主的统治成为这一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特征。西周取代殷商,除了商纣暴虐无道,主要与其实行奴隶制经济制度有关。西周建立以后,为缓和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尖锐矛盾,缓和阶级斗争,变奴隶制为农奴制。西周较之殷商,由于经济制度的巨大变革,促使社会在精神文明方面产生飞跃性的进步,作为文学代表的《诗经》出现是时代进步的必然产物,而它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文明进步。《诗经》简介:《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10、凡“鸿儒”作文章,开篇必言“易”,次为言“天”,三为“地理、疆域”,而后或“人文”或“古迹”或“风俗”或“坛庙”等等各自展开。可见“易”之“大”,又《四库全书》按“经、史、子、集”四字为纲编纂,而“经”排第一,可见“经”之“大”而“周易”又为万经之首,又见“易”之大。

11、诗经是由孔子整理修订成书的,时间段是西周到春秋中叶,作者已不可考。

12、《诗经》作品产生的年代,一说为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即为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间的五百多年时期内,此说以《周颂》为《诗经》中最早成书篇章。

13、献诗说;献诗说是各地的小诸侯献诗歌颂天子的功德,写诗进献于天子。

14、越王勾践曾经取过楚辞女诗经中的句子给他子孙取名字。

15、采诗说;采诗就是古代负责掌管音乐的机构奉命去民间收集民歌,后编定成册,其中《国风》大部分是这样来的。

16、东汉经学家郑玄曾为《毛传》作"笺",至唐代孔颖达作《毛诗正义》。

17、《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期称《诗》,又称《诗三百》或《三百篇》

18、西周属于奴隶制社会,刚刚建立时奴隶在奴隶主的统治下,生活十分困苦不堪。所以,这些中下层的劳动人民就把自己日常生活当中的点滴以及当时社会的风气编成诗歌以来吟唱。所以这些诗歌从一个方面反映了社会的生活现实。

19、毛诗,指西汉时,鲁国毛亨和赵国毛苌所辑和注的古文《诗》,也就是现在流行于世的《诗经》。

20、汉人传诗的加之毛诗本有四家,称为四家诗。后三家即鲁诗(申培公所传)、齐诗(辕固生所传)、韩诗(韩婴所传)。此三家又被称为三家诗,皆采用今文,在西汉被立于学馆,研究此一学的被称为今文经学。但是毛诗后起,逐渐取代三家地位,三家诗逐渐失传。因《毛诗》采用古文,研究此学的被称为古文经学。至唐代,《毛传》和《郑笺》成为官方承认的《诗经》注释依据,受到后世推崇。

21、采诗就是古代负责掌管音乐的机构奉命去民间收集民歌,后编定成册,其中《国风》大部分是这样来的,献诗说是各地的小诸侯献诗歌颂天子的功德,删诗是孔子后对《诗经》进行修订终成现在的《诗经》。更详细的你可以看《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册

22、西汉时,大小毛公即毛亨毛苌居于河间国,著有毛诗序,成为当时研究诗经的主流。毛公当年所在,正是现在的东西诗经村。

23、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24、《诗经》来源的三种说法:

25、最开始的据说原有古诗3000篇,孔子根据礼义标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编选了其中300篇修订为《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26、西周建立初年,周天子为了教育和了解社会生活现实,所以派行人摇木铎至各地去采集诗歌。回来后由由国家悦诗谱成乐曲,最后制作成音乐来传诵。这样就起到了对贵族子弟的教育作用。据说当时采集有3000首之多。